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旅游景点的门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旅游景点的门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中国的景区是什么时候开始收门票的,古代名人们去参观也要收费吗?
哈哈·楼主真搞笑。
古代当然不收费了,那时候还没有旅游业呢。
开始收费应该是资本主义在中国萌芽之后的事情了
中国旅游业发展:
中国旅游起步的较晚,1923年8月上海商业银行总经理陈光浦先生在同仁的支持下,在该银行创设了旅游部,1927年6月,旅游部脱离了出来,成立了中国旅行社。1935年中外人士组成友声旅行社,1936年筹组了国际旅游团等~
1949年11月19号,厦门有关部门接管了旧“华侨服务社”,创立了新中国第一家华侨服务社,接着在祖国各地开了多家分社,1***4年,成立了中国旅行社,与华侨旅行社合并了,称为中国旅行社。
在此之前,1954年4月15号,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,并在全国各地开了14家分社。
1***9年11月16日,成立了全国青联旅游部,1980年6月27号,***院正式批准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。
自此,国旅,中旅,青旅成为了中国三大旅行社~
对目前各地旅游景点的门票收费标准,觉得偏高吗?景区内部消费认为怎样?
各地景区票价还有很大降价空间,应大力促进国内游,降温国际游,以扩大国内旅游市场。我未出过国门,不是外部世界不美,而是认为国内风光也不比国外差,甚至于还要美它三分,从儿女他们去美法新澳发回的风景照来看也确是如此。
旅游风景区门票价格过高,已成了不争的事实。门票动则收费上百元,三,四百元门票,竞也敢大言不惭招呼游客。
连新建的四季花卉景点,只不过种植一些芝樱,郁金香,粉黛子,紫藤花等花草,围墙一围,也敢收费六十至八十元。真不知道是谁给他们胆子这样妄所欲为。
旅游风景区门票价格贵就算了,谁叫人家有底蕴涵美的景观呢。就连景区内观光小火车,好像也受了传染,绕上四,五公里路程,也敢收四十至六十元票价。
在风景区停车场停一次车,也得花上六十元看车费。
在景区内,一瓶矿泉水五元,一根黄瓜卖三元,西红柿也卖到三元一个。这些小贩行为,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,旅游市场全方位在高价格,混乱管理线上运行。
最受伤害的是广大游客们。
景区门票偏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了,对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,景区经营者当初开发时我想一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吧,他们不可能是慈善机构吧,他们总得收回成本或维持经营吧?再说一般景区一年之中有几个旅游高峰期啊,平时就是有游客也比不上春节五一和国庆节人多。他们就指望这几大节 日收入了!您说他门票低了有账算吗?(这是我个人见解,希望不要骂我哦!)@礁石是我 @不忘初心0085
谢谢邀请:
这个问题站在旅游者角度去理解,各地旅游景点门票肯定是偏高,近几年有些景区在降门票价格,比如峨眉山景区,原来门票185元,现在降为160元,原来65岁老人购半票,现在65岁以上可免门票了。另外景区内消费肯定是高(有些景点甚至高的离谱),本人见到一瓶矿泉水卖8元的,方便面15元。这些问题当地有关部门应该有所闻,只是听之任之罢了。
目前国内各地旅游景点都属于地方管辖,各省市消费水平不一,也有地方保护主义之嫌,国家出台旅游景点门票价格只能是指导性的,其它景区内消费也管不了。如果换位去分析这个问题,由于景区圈地,开发等原因,景区内或周边被占用了,民众无事可做,只能在景点内或者附近做些小生意为业,价格自然会比市场价高。本人也理解,,,,纯属个人看法。谢谢
景区门票,感觉自然风景门票都超高,只要是带个A的景区门票几乎都涨的离谱,国家物价局也是允许的?景区什么都贵,当然东东贵,人家景区成本太高,所以水涨船高,可以理解……可是景点,自然风景,自然景观买断经营权了就涨你没商量?看看故宫,一直维稳价格,人气旺盛,去的人络绎不绝!我们的某些景区见人气旺年年上浮,景区大大增加第三项设施有缆车,还要加修扶手电梯,观光电梯,小火车,索道景区交通车等 是景区过剩还是交通便利泛滥过剩 ?当然这都是利益链,有老百姓买单,增加游客成本,理所当然……我们的监督管理部门是为之还是不为之?旅游***是国家的,山水也是祖国大好河山,怎么有门票了什么都变了,什么都提升了?
国内很多景区对本地居民仅收一二十元门票费,而对外地游客则收一两百元,大家怎么看?
这种现象在国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,也就是“本地人优惠”政策。
又比如乐山大佛,外地游客90元门票,而有当地***的人只需要10块。
其实综合来看,旅游景区对本地人与外地人实行差异化政策,一般都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,或者各景区景点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政策。
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种政策。首先,这个景区在还没有成为景区之前,肯定是有当地人居住、生活或者进行其他活动。后来某天,开发成了旅游景区了,然后圈地收取门票了,难道生活在景区里面的人还需要购买门票出入自己的老家?
当然,也有一种情况是某些旅游景区为了回馈当地百姓,而实行的优惠政策,这样也是一种对本地人的一种补偿或者报酬。
其次,因为当地人离旅游景区近,那么,到景区里面玩就方便。景区为了争取回头客,近水楼台先得月,对当地人优惠,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促销方式。
最后,相对于景区本地人,作为外地人,既没有为景区贡献土地,也没有为景区做出其他贡献。并且,去玩一次,参观一次,可能就不会再去第二次,所以景区没必要给外地人优惠。所以,我们该理性的、合理的看待这种现象。
这种情况还是很普遍存在的,以我所在的佛山为例,西樵山风景区是5A级景区,之前的对外门票价格70元/人,但是西樵山所在的西樵镇居民凭***就可以免票上山,不受限制,类似的情况在很多著名景区都存在。
对于这种做法,我是这么看的。
占我的地挣钱,肯定要有一定的让利
绝大多数自然景区,在没有建成收费景区之前,对于当地居民肯定是自由开放的,不需要任何费用就能进去游玩,虽然景区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,改善了交通和服务状况,但是毕竟对当地人的便利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,因此,进行一定的让利,也能够平息本地人的怨言。
利益协调的结果
这种情况,离不开当地***的协调,一般来说,***既要有政绩,又要有民意支持,往往会要求这类景区和运营单位提供一定的政策倾斜,包括门票价价格、就业等。
外地人大多来一次就不会再来了
很多景区的门票价格动辄1、200以上,实际上已经虚高了,也确实成了旅行中一个占大比例的成本支出,但是对于大多数人和景区而言,这辈子你可能就来我这里一次,来都来了,我门票卖贵一点,你难道就不游玩了?打道回府?这种宰一刀的做法确实会获得较大的当期收益,不过,如果服务不到位,景区不能做到物有所值,迟早会被游客抛弃的。
本地人收费低,但是可以积少成多
本地人的低收费政策,其实对于景区来说并不会增加多少运营成本,相反,会提高景区设施的利用率,而且本地人来游玩的频率会高很多,极少成多也是不少的收益。
其实说到最后,还是国内的景区门票价格太贵了,远远超出了国人的承受能力,以至于很多人旅行的时候见景区就止步,甚至干脆出国旅游,这样的生态环境,是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,只有大幅降低门票价格,才有助于旅游业的生态持续发展。
我是元宝爸爸,亲子旅行家,多平台原创作者,分享专业的旅行、自驾旅行、亲子旅行经验和知识!欢迎关注我,留言咨询或讨论。未经本人授权,请勿转载,谢谢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旅游景点的门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旅游景点的门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